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丽惠说道。
在参军的那个时候我们学车学的都是苏联车,到了1956年7月我们国家第一辆解放牌汽车问世,当时我们这些老工人就在想,如果我们也能拥有几辆我们国家制造的解放牌汽车就好了,没想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70年代,我们保山也终于有了一批新的解放牌汽车。新汽车的到来不仅改善了我们的出行条件,我们驾驶员的安全健康也有了保障,以前他们出趟车回来,浑身都是黄土,脸也被煤烟熏得黢黑,遇到下雨天连遮风挡雨都成问题,最恐怖的是不知上哪染上了一身虱子,全身挠得又红又肿,有了新车后,驾驶员们的驾驶环境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次适逢其会的时代见证之旅昌宁县卡斯镇卡湾公路,这里以前是我经常开车跑的路,现在变化也大呢!这里之前叫芒颜寨勐冒田临时执勤点,杭瑞高速公路保龙段修好通车后我们还开车经过,还要边防检查呢!听着芒颜边境检查站教导员介绍单位的建站史,看着墙上一张张芒颜边境检查站搬迁的图片,老同志们话匣子被打开,纷纷在墙上找寻自己曾经开过的路。看到大保高速修通后,就特别想我家爸爸黄乾英说到这里热泪盈眶。条条大道宛如众多飞舞的彩带,牵引着无数车辆欢畅飞驰,驶向幸福的未来。我们这辈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5月26日,保山交通这张巨大的蓝图前又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感受者他们都已七老八十,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保山交通的拓荒牛;他们是改革开放时期保山交通的奋斗者这一天,早已退休闲赋在家的这一群保山交通战线上的老劳模、老党员、老先进工作者,关心交通发展的心依旧澎湃;参与新时代建设的脚步依旧激越。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现在中国强大了,路上好多车都是我们国家自己产的了,我们也感到与有荣焉。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保山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繁荣时期:东汉至三国时期,以哀牢归汉、永昌郡设立为标志,治理疆域和政治影响达到了顶峰。
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推动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加快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短板突出则分析了面临的种种问题、困难、矛盾,也指明了我们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正是这种特殊的开发历史和开创精神,孕育了九隆传人柳貌、蜀汉名将吕凯、永半朝王宏祚、回族领袖杜文秀、民国元老李根源、爱国侨领梁金山、中共云南党组织创建人李鑫、抗日县长张问德、一代英哲艾思奇、改革先锋杨善洲等一大批杰出英才。要做好保山工作,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先就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四个突出特点,站在高处看远处、着眼未来看当下、跳出保山看保山,以全局眼光和辩证思维,更加清醒清楚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审视自身的短板、把握自身的定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对保山的工作要求,切实担负起保山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使命和责任,对各方面工作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再部署,使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奋斗目标更加明确、方法措施更加管用,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高速发展、金融为要的实际概念和基本市情。由于保山的边疆性,维护边疆的安全、稳定、繁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从生态安全看,保山境内三大水系都是国际河流,生态区位重要,是全国全省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就要求保山要在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上走在全省前列。开拓性是从保山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说是保山的精神基因,是保山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特别是亲临保山腾冲考察,面对面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边疆和基层的亲切关怀,这是保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我们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这四个突出特点,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方位审视云南发展作出的科学论断,精准地抓住了云南发展的关键问题,把我们对省情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云南新实践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指明了路径。
三十年前分析研究保山实际得出的结论,至今都是正确全面科学的,至今都有教育启发指导意义,为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市情、研究市情、推动发展、实现跨越提供了很好的教材。深化对市情(包括县情、乡情、村情)的认识,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可以说保山在云南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位置十分重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情的定位,从地理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等市情分析角度看,现阶段的保山市情主要呈现出边疆性、前沿性、开拓性三个突出特点。
历史上我们对保山市情的认识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过三大本《保山地区志》,其中有几段精辟的话从辩证的角度,论述了保山在资源与开发、人才与教育、招商引资与基础设施、贫穷与守旧等方面优势与短板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发展和滞后并存的市情,与今天所讲的保山的区位、资源、产业、文化、作风优势和交通、产业、教育、体制、观念短板是一致的。优势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借助境外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商到保山兴办企业。
国事访问结束到云南考察时,首站就踏访腾冲,考察和顺古镇等商旅之地,考察结束时又指出云南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保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风气、开放创新的胸怀和敢闯敢试的勇气。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我们必须循着前人的脚步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历史的辉煌和苦难、成功和失败、经验和启示,转化为拼搏的精神、奋进的力量、跨越的成果。明朝中后期,以杨慎和三张的文学成就为标志,文学创作和文化繁荣到了巅峰水平。保山现阶段的三个突出特点:边疆性、前沿性、开拓性立足市情、认识市情、把握市情,是一个地方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正确的发展思路、适宜的发展目标和有效的发展对策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像保山这样一个集边疆、欠发达、山多坝少、民族杂居于一体的地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谋划发展、思考未来、干好工作。如果说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是中华民族从明代以来的开拓疆土、开拓市场,扩大空间、缩短时间最有象征意义的事件的话,那么保山走夷方同样具有上述三件历史事件一样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甚至可以追溯到比北方丝绸之路更久远的蜀身毒道为代表的南方丝绸之路。近代以腾越商帮的兴起和近代资本主义萌芽为标志,发展领先全省。比如,保山积极构建一线两园开放格局,大力推进缅甸曼德勒经贸合作区、密支那经济开发区建设,就是借助这种优势加快发展的直接体现。
从保山历史发展的镜鉴和对现实的研判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优势明显、短板突出。穷走夷方急走厂吃芒市,穿缅甸等民间谚语、俗语民歌,讲的是开放思想,讲的是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讲的是家国情怀、爱国意识。
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既有边的优势,也有边的劣势。在云南确定的四条国际大通道和四大对外开放经济走廊中,保山处于两大通道、两大经济走廊的交汇节点,是全省唯一具有双向开放通道的州市,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中处于前沿位置。
道路畅通则开放扩大,开放扩大则发展兴盛。保山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开放发展的历史,一条路的历史,即从南方丝绸之路的永昌道到中缅公路、中印公路,再到现在的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双向通道,无不如此。
唯此,方能不负历史、不负人民、不负时代。前沿性是就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而言的,是边疆性特点的拓展,是保山跨越发展的外部条件。千百年来,从神秘的哀牢王国到东汉第二大郡,从南诏时期、大理国时期的经济军事重镇到明清的滇西一大都会,从滇西抗战的钢铁长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滇西粮仓,从改革开放的走向南亚第一市到新时代的开放创新之城和滇西工业重镇,在边地与中原的交融中,在文明与野蛮的斗争中,在封闭与开放的碰撞中,在繁华与衰落的交替中,保山人民从未忘记求进的初心、从未抛弃奋进的使命、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比如,20世纪80年代确立保山的六大基本优势,1990年提出12444发展战略,1996年提出团结创新、拼搏争先、迎难而上、负重图强的保山精神,2001年提出实施振兴工业、城镇化、科教兴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建设云南重要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中国通向南亚陆路大通道云南精品特色旅游区三大目标,等等。
今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做好一个地方的工作,首先要认识本地区的特点。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保山的工作要求,从全球全国全省的角度审视保山、认识保山、定位保山,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缅甸、踏访腾冲、考察云南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紧紧抓住中缅皎漂港建设带来的开放机遇、东部和南部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带来的改革机遇,主动谋、主动推、主动干,坚持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努力在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上走在全省前列,全面落实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的现代化大城市发展的三城定位,坚持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城市生态化四化发展,推动五个县(市、区)既要比学赶超、各展优势,又要握指成拳、聚集力量五马竞争,努力创造新时代保山经济社会的繁荣兴盛。
开放发展是保山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保山从古至今永恒不变的正确道路。高速发展和金融为要则说明全球化的时代,支撑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金融和科技,而不仅仅是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塘子沟文化证明了旧石器时代蒲缥人的开创性,哀牢夷创造了以青铜器为代表的哀牢文化,吕不韦后裔定居金鸡开创了文教之先,柳貌归汉孕育了永昌文化,明代大规模移民决定了保山人民身上具有开拓精神的移民特质,西南丝绸古道的反复开掘带来了历史上的永昌辉煌,滇西抗战铸就了民族精神,走夷方使人们与近代化有了亲密接触,杨善洲带领乡亲创造了滇西粮仓。边疆性是保山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是首要的特点,也是其他特点的基础,更是保山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
东南绕城高速和保施高速完成建设,即将进入运营期。22个落地项目1季度新增到位社会资本金10.22亿元,新增融资授信2.6亿元,新增到位融资30.9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3.09亿元。本网讯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直接推动下,2020年以来,我市PPP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目前,全市现有管理库项目31个,总投资950.99亿元,项目落地率70.9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管廊一期、隆阳区小水源、昌宁右甸河综合治理3个项目完成总投资的90%以上。一是落地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同时,通过动态管理项目库,长期无实质进展的保山坝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一期)完成退库,隆阳区新型城镇化、施甸县基础教育配套、腾冲市全域旅游能力提升及生态修复、龙陵县现代生物产业园等7个长期无实质进展项目陆续开展退库工作,全市PPP项目库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坚持能进能出,项目库优化取得新进展。
2020年1季度,青阳初级中学项目顺利进入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